要做就做独一无二的活动 5个方法助你升阶

2019年2月28日09:27:06 评论 1,896

活动运营,是运营的任何一个工种都必须要接触的一项工作,这项工作的跨度也非常大,小能小到一个几小时的抢楼活动,大能到一个花费几百万的线下发布会,活动的形式也非常多,但万变不离其宗,归根结底,还是在于日常的基本功,看你对于这项工作的具体理解。

今天我们将给大家分享一些小技巧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:

一、活动一定是“做”出来的!

很多人活动做不好,都把问题归结在流量不够、预算不够、创意不够上,工作的重点,几乎也都花在了申请推荐位、沟通协调资源、申请更多的现金和奖品、把活动页面设计的更好看上了。这么做有错么?一定没错。小编只是想说,第一,光做这些还是远远不够;第二,小编也从来不认为,如果没有了这些,活动做的一定就差;第三,活动发出来只是第一步,别以为就万事大吉了,然后等着用户来参加,这种想法更加要不得。

我们常说做活动,活动一定是“做”出来的,如何做?在这里分享两个技巧:

1、提前找“托儿”

活动在发布之前,就应该提前找好参与者,即所谓的“托儿”。活动运营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叫活动引导,提前找“托儿”,本来就是活动引导的基本要领。而且你提前找的参与者的水平越高,咖位越高,活动的效果就会越好。

2、活动氛围的营造

活动氛围的营造应该是贯穿整个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思想。举个例子,很多活动在设置的时候,对于参赛作品都有评论、点赞等等功能,活动页面也会有类似的功能。那么,你就需要安排用户,第一保证活动的氛围能营造地比较火,对于参赛者,也要让他们感到“这个活动人气是很足的”。否则,谁会来参与你的活动?

二、低门槛的活动一定少做或者不做

为什么这么说呢,原因很简单,大家想一下,这类活动吸引的都是什么样的用户?一定不是高质量的用户,甚至可以说是无脑用户。做的多了,久而久之,用户就会形成惰性,整个平台的用户档次都被你拉低了。一个平台的品牌调性和未来,永远取决于头部用户的打造,而绝对不取决于底部用户。

可能的话,活动应该尽可能地增加门槛,无论活动规则(玩法)上,还是活动流程设置上,当然不能无限加门槛,太复杂了就没人参加了。举个例子,世界杯猜比分,肯定比猜输赢更难,而比分之外,你大可让用户加上猜这个比分的理由。

我们要思考,我们做活动希望的是吸引一批怎样的用户,什么样的用户对平台的发展更具有长远的意义,那么就应该始终坚持这个原则。即便一次活动吸引的用户不多,我们也要想办法,让这些用户多起来。

三、活动是细水长流的事情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法宝

很多运营人员总是希望用活动来冲KPI,在绩效考核的时候,搞一个大活动,KPI完成了,年终奖也拿了,大家都很开心。考核一结束,好了,数据立马一泻千里。来年接着这么干。

活动运营只是运营的一个手段而已,千万不要押宝在这上面,更别指望靠这个打爆用户。运营工作永远都是一个复合型技能工作,当年h5页面最火的时候,能刷爆朋友圈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已。天天抱着做爆款的春秋大梦的人,永远做不成爆款。

活动最合适的是保持一个固定频次,举个例子,大活动(线上周期在20天以上的、线下准备时间需要一个月以上的),一个季度搞一次就可以。中型活动(线上周期7-10天、小的线下活动)、小型活动(线上7天以内的),一个月搞1-2次即可。频次太低,感觉平台就没什么人气了。频次太高,用户也被你搞疲了,员工累死累活,心气也便磨没了。

活动每次做,就把这次的目标用户服务好,积累好,日积月累,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

四 、拒绝靠奖品、钱堆出来的活动!

新媒体这个行业兴了之后,活动也渐渐被玩坏了,很多运营人员发起奖品来,大手大脚,简直拿钱好像不当钱似的,更像是在撒福利。现在活动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预算、没有奖品就搞不定的事情了。很多平台都有专门的一批薅羊毛的人,也就是活动党。微博活动这个产品就是这么硬生生地被玩死的,因为奖品都被各种一看就是马甲的账号给顺走了,那谁还会来参加?谁还会组织?

运营的要义之一叫四两拨千斤,即小成本做大事。活动运营亦是,每个运营人员,一定要学会控制成本。

如何少花钱还能做出效果不错的活动?分享一些小心得:

1、控制获奖人数,不要雨露均沾,同时把单个奖项的价格提高,重赏之下必有勇夫;

2、把精力放在活动细节和活动流程设计上;

3、活动的玩法和创意力求做的有趣;

4、奖品一定要有梯度,不建议设置超过5类以上的奖项;

5、奖品一定要搭配着来,都给钱,小编只能说你俗气,现金、实物等等混着来,效果更好;

6、周边产品是最省成本的一种推广方式。

最后关键的一点,不要一次活动就把家底给掏干净了,循序渐进才是王道,想一把玩个大的,也是有前提的,最起码也是在蓄好势和积累能力的前提下,才会更有把握的。

五、活动中对于细节的设置,比创意更加重要!

先说创意,很多人往往把时间花在想创意上,其实小编想说的是,你跟同事已经共事1年多了,你这人到底有没有创意,还不知道么?把你们关在会议室一天,该想不出来的,还是想不出来。创意的来源在哪儿?第一取决于在于平时看的案例多不多,第二取决于你本身的思维就是活跃的。有一个小技巧,分享一下,就是多和你平台上的用户接触接触,他们能帮你想出很多不错的点子,而且一定会更好。

weinxin
关注微信公众号 CPYY-365
关注微信公众号,留言添加我的个人微信!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